酷熱天氣警告生效 19間臨時避暑中心晩上10時半起開放

民政事務總署今日(23日)繼續開放19間社區會堂和社區中心作臨時避暑中心。臨時避暑中心會在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期間全日開放予市民避暑。此外,在晩上10時30分至翌晨8時,臨時避暑中心亦供應被鋪及睡覺的地方予有需要人士,中心內有人員當值。臨時避暑中心的地點如下: 香港島中西區 - 西營盤高街2號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3樓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社區會堂東區 - 銅鑼灣福蔭道7號3樓銅鑼灣社區中心南區 - 奇力灣華貴邨華貴社區中心灣仔 - 灣仔皇后大道東258號灣仔街市地下低層灣仔活動中心 九龍區九龍城 - 紅磡庇利街42號九龍城政府合署1樓紅磡社區會堂觀塘 - 藍田啟田道71號藍田(西區)社區中心深水埗 - 長沙灣麗閣邨麗閣社區會堂黃大仙 - 慈雲山雲華街45號慈雲山(南區)社區中心油尖旺 - 油麻地眾坊街60號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 新界區離島 - 東涌文東路39號東涌市政大樓地下東涌社區會堂葵青 - 葵涌葵盛西邨第六座平台葵盛社區會堂北區 - 粉嶺祥華邨祥華社區會堂西貢 - 將軍澳坑口培成路38號西貢將軍澳政府綜合大樓地下坑口社區會堂沙田 - 沙田隆亨邨隆亨社區中心大埔 - 大埔鄉事會街2號大埔社區中心荃灣 - 荃灣梨木樹邨康樹樓地下梨木樹社區會堂屯門 - 屯門蝴蝶邨(近蝶心樓)蝴蝶灣社區中心元朗 - 元朗朗屏邨朗屏社區會堂元朗 - 天水圍天耀邨天耀社區中心

鑽石山配水庫遷岩洞 政黨促建全科醫院拆「社區炸彈」

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現正進行遷往岩洞工程,預計於2027年下半年完成,原址將會騰出大約4公頃的土地,政府建議在原址提供約2,500個房屋單位及其他社區設施。有政黨進行問卷調查,結果顯示有近8成居民不知道或不了解詳情,希望相關用地規劃可解決黃大仙區醫療設施、居住地方不足等問題。政府建議的初步規劃,包括房屋發展,提供約2,500單位;休憩用地,包括重置足球場及地下停車場;及醫療衞生服務設施等。有政黨於今年5月至7月進行調查,共訪問442人,結果顯示有近8成居民不知道或不了解詳情,而受訪者依次希望增設的設施為社區配套設施,如新型街市及商場、護老設施、康體及遊樂設施,以及交通及接駁措施,如與港鐵接駁的便捷行人通道、公共運輸總站等。亦有市民希望增設急症醫院、專科門診、眼科及牙科醫院等。該政黨指政府在增建住屋單位的同時,必須確保有足夠的交通及道路負荷能力;亦需加強社區連接,增設便捷行人通道連搂區內各點及港鐵站,建議延伸「竹園北邨行人通道系統」至沙田坳道與慈雲山道交界一帶;政府也可運用「一地多用」原則,增設不同的社區配套設施,增設智能停車場、新型街市及商場、自修室等。該黨黃大仙支部主席越毅強表示,黃大仙區交通接駁工具不足,繁忙時段有較嚴重塞車情況,如上慈雲山小巴大排長龍,加上政府規劃中未來大約有7,000人左右搬入,更會增加負擔,建議政府可在雙鳳街、沙田坳道、慈雲山道等增加或擴闊道路和車路,也希望沙田拗村可以有一段接駁到竹園北邨的行人系統,東九龍鐵路線亦可增加沿線去到富山邨一帶。針對有官員曾指黃大仙醫院以護理為目標,被問到如何說服政府新增在黃大仙區新增全科醫院,有議員指九龍區人口老化嚴重,政府曾指居民可到啟德醫院,但該議員表示人口不斷老化,醫療問題會成為「社會痛點」,如繼續使用現在的醫療模式,「社區炸彈」只會「愈滾愈大」,希望政府不要待市民抱怨才「急急回應」。被問到政府早於多年前計劃興建「竹園北邨行人通道系統」,但至今尚未興建,有議員指方案未興建因有持份者反對,黃大仙區前區議員簡志豪指,系統早於前兩屆區議會已充分討論,亦通過這個計劃,相信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動工。

人人有飯開

三餸一湯,對一般家庭來說是平常不過的事,但對於基層家庭來說,面對經濟不景、物價攀升的大氣候,這或許是奢侈的願望。民社服務中心看到這個社區需要,便開展《糧朋好友》慈雲山食物結網計劃(註),透過連結地區商戶及街坊,回收可用的食物及乾貨,為慈雲山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支援。 於區內經營蔬菜檔的阿牙是其中一名參與的商戶東主,談及兩年前加入計劃的初衷,她說:「我在竹園開舖已四年,跟街坊十分熟稔,加上我本身也在這區居住,所以當得知計劃是幫助同區街坊,便答應支持。其實每天收檔也有很多剩菜,與其扔掉,不如用來幫助別人。」 疫情期間,即使生意淡薄,阿牙仍持續與計劃合作,每天捐出蔬菜予街坊。她表示:「當時很多街坊手停口停,長者又足不出戶買不到餸。作為社區一分子,當然要幫手啦!」 除了每天捐出蔬菜,阿牙亦於店舖張貼計劃海報,並鼓勵附近的店舖一起參與。她表示最初開檔只為餬口,現在覺得多了一份「使命」,就像社區守護員,多留意街坊的需要。 「曾經有個熟客每天都來幫襯,但有段時間卻不見蹤影。後來有日她來幫襯,我便關心她的近況,才得知她出現經濟問題。我將個案轉介予社工,並為她提供食物援助。能夠助她渡過難關,我也十分開心呢!」 計劃社工阿封感謝一眾地區商戶的支持,但坦言起初招募商戶並不容易。「很多商戶當聽到『合作』會以為要捐錢,便耍手擰頭。全賴街坊連繫,以及一些已參與的商戶口耳相傳,令我們成功連結多間商戶。」他表示商戶的參與令社區互助網更為鞏固,例如在疫情嚴峻時,中心的送飯服務暫停,不少商戶在當時主動捐出飯盒,為恆常服務補位。阿封期待其他地區的商戶也能多走一步,一起撐起社區,做到「人人有飯開」。(註:《糧朋好友》慈雲山社區食物結網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、民社服務中心有限公司推行)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副主席 隔周刊登

打風不成熱辣辣36.1度史上最熱7月 上水曾高達38.6度 女子中暑危殆

雖然天文台指由一號戒備信號改掛更高風球的機會不大,但打風不成天氣卻極端酷熱,昨日中午時分天文台錄得氣溫36.1度,是今年以來的最高紀錄,亦是1884年有紀錄以來7月份的最高氣溫。上水、元朗和濕地公園下午更高達38度或以上。天文台預測今日日間仍然酷熱。醫管局回覆《星島》查詢時表示,截至昨日下午5時的24小時內,公立醫院急症室接收一宗中暑個案,病人為一名54歲女子,情況危殆。 ▍記者蔡思宇 ▍ 再度增強為超強颱風的「杜蘇芮」,昨晚10時集結在香港以東約510公里,即在北緯21.9度、東經119.1度附近,預料向西北偏北移動,時速約22公里,大致移向福建南部沿岸地區。天文台表示,「杜蘇芮」會在今日早上最接近香港,在香港以東400公里左右掠過。屆時「杜蘇芮」亦會登陸福建南部,移入內陸並逐漸減弱,一號戒備信號由昨晚至今早維持,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機會不大。 天文台指,受外圍下沉氣流影響,華南地區持續極端酷熱,昨日中午時分,天文台錄得36.1度,下午氣溫普遍上升至35度以上。上水更錄得38.6度高溫,元朗公園及濕地公園也達38度,黃大仙、將軍澳、跑馬地等多區則錄得37度。天文台預計本港今日日間酷熱,晚上驟雨漸轉頻密,一股活躍西南氣流會在今晚至明天影響廣東沿岸,為該區帶來驟雨及狂風雷暴。 今明或有狂風雷暴 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梁敬國接受《星島》訪問時表示,天氣酷熱,前綫工友在工作時很辛苦,故地盤中必須配備暑熱措施,例如大型的冷風扇和飲用水等。 酷熱天氣下,市民利用不同方法消暑。街上不少市民手持小風扇乘涼,亦有人撐着太陽傘遮擋陽光,也有很多市民選擇到身處地點附近的商場避暑,不少穿西裝上班的市民大汗淋漓。有市民說,由於天氣太熱,除非要上班,否則都不願出門,只想留在有空調的地方。亦有市民形容天氣非常「翳焗」,擔心地盤工及清潔工在酷熱天氣下工作會很容易中暑。有生果檔店員表示,不少市民購買西瓜、水蜜桃和葡萄等水果進食消暑。 市民:一號風球完全無風 有跑步習慣的市民均指,昨日比平時更熱,有人說「翳焗」天氣下即使有風吹來,風也是熱的。另一市民也認同感覺很熱,不覺得仍掛着一號風球,平時還能感到有風,這兩天則完全沒有風吹來。 昨日中午時分,天文台錄得36.1度,下午氣溫普遍上升至35度以上。上水更錄得38.6度高溫,元朗公園及濕地公園也達38度,黃大仙、將軍澳、跑馬地等多區則錄得37度。

官永義透過慈善基金 冀改善基層生活 自建球場免費開班 散播足球樂趣

要數一件永遠有意義的事,答案必然是做善事。永義國際創辦人兼永義慈善基金永遠名譽會長官永義正恰如其名,致力將善心持續散播到社會,包括捐助社區機構、學校及直接提供支援,以改善基層家庭的生活條件,盼小朋友學有所成。這還應用於他最愛的足球運動上,包括自建足球場,免費讓基層小朋友參與足球訓練,為香港球壇培育源源不絕的新生代,亦為年輕新一代注入正確的人生價值觀。 假如對香港足球壇有認識,應該得知官永義為一名足球狂熱者,香港足球壇亦有幸獲官永義出錢出力支持,為球壇帶來無限希望。他指,「小時候的娛樂就是踢足球,日踢夜踢,愛上足球,到今日依然只有足球這項嗜好,每星期和朋友踢波,有機會就踢元老賽,樂此不疲。」 官永義回想當年,事業有點成就,就有股衝動想成為足球會班主,誰知一參與下來,及後還成為香港代表隊的領隊。他說,「曾先後帶領幾家球會獲得香港足球聯賽冠軍、盃賽冠軍,踢出好成績自然非常高興,之後亦成功邀請當年擁有施丹、碧咸、朗拿度的皇家馬德里,以及有朗拿甸奴坐鎮的巴塞隆拿,令香港足球風氣熾熱起來。而當時,香港代表隊在國際賽事都有不俗成績,不論作為領隊、班主或球迷,都覺得心滿意足,亦自覺為香港球壇作出了貢獻。」 自資興建「家教」球場 培育年輕接班人 對於香港足球,原來官永義還有一個心願,「我好希望栽培年輕新一代參與足球,為本地球壇發掘有潛力的生力軍,讓足球再次成為香港人最喜愛的體育運動。」官永義認為,香港球壇十分需要商界投資參與,政府可以考慮提供如減稅的措施,吸引商界持續投資,從而改善球員的薪酬和前景,扭轉「香港踢波搵唔到食」的長久觀念,才能吸引更多好球員踢職業足球。 為了貫徹和實行,永義慈善基金參與了政府開放配水庫上蓋作康樂用途計畫,申請興建球場,理念是免費讓基層小朋友來踢足球,並提供球衣和球靴,以及有系統的訓練課程,讓他們享受足球的樂趣,同時教曉小朋友的人生價值觀和做人道理。官永義笑說:「很多朋友都笑我為何要做蝕本生意,其實有時人並非一味只想着賺錢,做善事讓人歡樂,是一種無法衡量的回報。好像基金會曾經帶基層家庭去海洋公園,有位育有兩子的單親媽媽對我說,非常感謝我,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像過去海洋公園,負擔不來。試想想千多元對很多人來說微不足道,但對基層家庭而言已是天文數字,既然有能力何不協助他們呢?日後即使到了人生終站,我希望受惠的人能夠改善生活之餘,也繼續傳承基金會的宗旨,向社區伸出援手。」 基金會新建成的牛池灣配水庫足球場,地方寬廣,視野開揚,鋪上質感幼細的百慕達草,絕對是理想踢足球的好球場。官永義提到,「由選址到拍板,前前後後經歷3年多時間,最後承蒙香港特區政府及各部門大力支持我們的理念,包括地政總署、水務署等,特別是多謝民政事務局前任體育專員楊德強先生、民政事務局體育科主任張寶琼女士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蕭潔冰小姐,令球場在短時間內落成。雖然還未有水電供應,也自行購入發電機和水箱等解決問題,以及搭建貨櫃作更衣室和休息室,盡力完善配套。」 感謝政府部門認同理念 免費舉辦訓練班 至於確立於牛池灣興建足球場及訓練中心,官永義指,皆因附近有不少公共屋邨,甚至寮屋,能方便基層家庭的小朋友更容易前來學踢足球,「只要網上報名申請便可,預計9月開始開班,屆時會有全職教練,亦會聘請退休球員,提供全面、專業及系統化的足球訓練。其他球場在場邊賣廣告牌,我改為貼上各樣做人道理的語句,例如愛護家庭、努力向上和尊敬師長等,潛移默化灌輸正面的價值觀,很多家長來到球場,跟我說想不到會有這樣的球場,相當放心讓子女來踢足球。」他笑稱,「教做人」的球場應該全球獨有。 新球場除供直屬的球隊作恆常操練及為基層青年開設足球訓練班,還會開放予足總轄下屬會及公眾人士租用,以及舉辦慈善免費訓練班,為香港足球運動盡一分綿力。除此之外,想法多多的官永義已經準備派遣專人聯絡學校及區內組織,商討協助組織及提供教練和場地,並設計合適的課程進行訓練安排或組織球隊,讓有志投身或認識足球的同學,及早得到優質訓練和專業知識。另一方面,亦計畫聯絡海外世界頂尖足球俱樂部合作交流,引進訓練課程及保送有潛質的學員往海外受訓,培養更多接班人。 官永義說,「我還打算邀請本地國際學校一起舉辦賽事,到時日本國際學生對戰美國國際學生,香港本地學生對戰法國國際學生等,既讓小朋友對自己國家或地區增強歸屬感,感覺代表國家或地區出賽。比賽期間會在網上直播,讓身處海外的親朋好友為小朋友打氣。」記者笑問,「那豈不是迷你世界盃嗎?」他笑不攏嘴回答:「對啊!」相信又一個足球夢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。 很多朋友都笑我為何要做蝕本生意,其實有時人並非一味只想着賺錢,做善事讓人歡樂,是一種無法衡量的回報。官永義 我好希望栽培年輕新一代參與足球,為本地球壇發掘有潛力的生力軍,讓足球再次成為香港人最喜愛的體育運動。 官永義 永義國際創辦人 官永義 永義國際創辦人兼永義慈善基金永遠名譽會長

大老山香港仔隧道 年內陸續實施易通行

【on.cc東網專訊】政府推行不停車繳費服務「易通行」,目標在今年內本港所有政府收費隧道和青沙管制區推行,亦會在接收西區海底隧道及大欖隧道的擁有權後實施。現時,青沙管制區、獅子山隧道、城門隧道已先後在5月份推行「易通行」,隨着紅磡海底隧道於昨日實施,其餘西隧及東隧兩條海底隧道,預計將在8月跟隨推行,而今年內大老山隧道及香港仔隧道,也會有序地實施。 「易通行」不停車繳費服務於5月7日起推行,首階段適用於青沙管制區,即尖山隧道、沙田嶺隧道和大圍隧道,其後城門隧道於5月21日起實施,獅子山隧道亦於5月28日實施。而紅磡海底隧道於昨日(7月23日)實施,政府指西隧和東隧預計在8月陸續實施,並在今年內於餘下的大老山隧道及香港仔隧道,有序地實施「易通行」。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,運輸署及其他部門連月來不斷在紅隧現場進行測試,面對不同的天氣狀況,如颱風期間和路面擠塞情況,稱「易通行」的各項系統運作暢順,運輸署和執法部門亦已敲定臨時交通措施的安排。

社工:市民可多關心鄰里情況

慈雲山慈樂邨4姐妹疑因賣樓問題發生爭執,最終持刀相向,甚至引發火警俱被嚴重燒傷。家庭及親子教育工作者司徒漢明預料,姐妹之間或積怨已久,甚至因受到挑釁而觸發家庭悲劇,社工可着重安撫其情緒,撫平精神創傷;亦有社工認為市民可多關心鄰里情況,家人亦可介入協調,若有需要應及時尋求社工援助。 司徒漢明指出,上述悲劇相對罕見,家庭糾紛嚴重至互相傷害,代表姐妹之間可能早有不和,當情緒受到極大刺激,便以暴力宣洩。社工首要任務為協助有需要人士處理情緒,待眾人冷靜後助其解決背後問題,拆解積怨。 社工處理嚴重爭執及傷人案件時,還需就協助預防或克服創傷後遺症方面提供支援,與一般發生口角有所不同,需透過個別約談了解紛爭始末,再逐步拆解問題,以防範情緒大爆發和引起悲劇。 由於人類是情緒化動物,司徒漢明表示就算沒有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,人類長期處於憤怒,亦會迷失理智,最終「像充氣過度的氣球般爆炸」。他建議成年人可留意家人情緒變化,在失控前抽離負面情感,或未必造成恐怖悲劇,惟需注意控制情感未必等於解決問題。 另有社工認為,市民若與人發生爭執,導致情緒受負面影響,需要時可尋求社工支援,否則無人能夠幫忙;他又建議市民多加關心鄰居或家人情況,必要時尋求社工介入。

民政事務總署開放臨時避暑中心

民政事務總署今日(七月二十三日)繼續開放十八間社區會堂和社區中心作臨時避暑中心。 臨時避暑中心會在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期間全日開放予市民避暑。此外,在晩上十時三十分至翌晨八時,臨時避暑中心亦供應被鋪及睡覺的地方予有需要人士。中心內有人員當值。 如需進一步資料,可於午夜前致電民政事務總署熱線二五七二 八四二七查詢。 臨時避暑中心的地點如下: 香港島: ——— 中西區 - 西營盤高街2號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3樓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社區會堂 東區 - 銅鑼灣福蔭道7號3樓銅鑼灣社區中心 南區 - 奇力灣華貴邨華貴社區中心 灣仔 - 灣仔皇后大道東258號灣仔街市地下低層灣仔活動中心 九龍區: ——— 九龍城 - 紅磡庇利街42號九龍城政府合署1樓紅磡社區會堂 觀塘 - 藍田啟田道71號藍田(西區)社區中心 深水埗 - 深水埗昌新里1號南昌社區中心 黃大仙 - 慈雲山雲華街45號慈雲山(南區)社區中心 油尖旺 - 油麻地眾坊街60號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 新界區: ——— 離島 - 東涌文東路39號東涌市政大樓地下東涌社區會堂 葵青 - 葵涌葵盛西邨第六座平台葵盛社區會堂 北區 - 粉嶺祥華邨祥華社區會堂 西貢 - 將軍澳坑口培成路38號西貢將軍澳政府綜合大樓地下坑口社區會堂 沙田 - 沙田隆亨邨隆亨社區中心 大埔 -… Continue reading 民政事務總署開放臨時避暑中心

市區寮屋區重建 竹園聯合村率先年內動工 民間團體稱300年歷史

在黃大仙廟宇和高樓之間,其中一條香港市區僅存的寮屋村——竹園聯合村(舊名竹園村),今年下半年起政府展開部分不涉及收地及清理範圍的工程,是3個市區寮屋區中率先動工的重建項目。記者入村了解,有居民今年2月收到政府信件通知最遲2024 年下半年須搬遷。有民間團體稱竹園村在300多年前建立,裏面以青磚和花崗石砌成的瓦片金字頂古屋,形式可追溯至清代。據政府2020 年遞交區議會文件,村內並無獲評級歷史建築。家族五代都住該村的李村長對具歷史價值的家園面臨清拆「都有唔捨得嘅」,但關注是否獲合理賠償。 有居民收通知 明年下半年須搬 發展局回覆本報查詢稱,竹園聯合村的法定改劃程序已完成,今年下半年起分階段展開工程,因應竹園聯合村部分範圍不涉及收地及清理,工程將率先展開。整個項目預計可提供約1500 個公營房屋單位, 2029 年起分階段落成。據了解,若收地工程2024 年如期進行,工程或有望比原計劃快。 局方:先動不涉收地範圍 收地順利或早竣 甫進村子,如進入迷宮,淺窄走廊約只容得下兩個身位,經過一些臨時搭建物後便看見樓高兩層、以青磚砌成的中式古屋。本身是建築師的「香港探古」創辦人黃洪銓表示,竹園村由林氏所建,是清初恢復邊界後在九龍最早返回定居的3條村落之一,目前只剩下衙前圍村及竹園村,林氏祖先在九龍定居時間更可追溯至宋代。 九龍最早3村之一 30年代產絲綢受歡迎 黃說,竹園聯合村曾有「廣隆安」染布廠和曬布場。翻查資料,「廣隆安」早於1930年代已開始經營漂染布疋生意,後人譚氏稱其出產上乘絲綢,廣受本地市場歡迎,有「黃大仙綢」美譽,惟隨着50年代工業機械化,人手工作坊相繼淘汰。 黃洪銓和團體成員與記者走到「廣隆安」染布廠舊址,巷裏現還留有一塊花崗石製成的「碾布石」及幾間相連古屋,其中一間牆身以青磚砌成、麻石為基座,他們估計當時能以青磚蓋屋的人,可能是講究審美的廣府人,因工序繁複,物料亦相對矜貴。他們稱一間青磚屋牆上左右有一對立體動物灰塑,但因失修難以考究是什麼動物。 除青磚屋,也有麻石屋。黃洪銓指着兩所兩層高的金字頂中式屋,稱其外牆均為麻石砌成,可看出左邊一間的瓦片屋頂和其兩開間立面,他說古代中式建築若夠大會建成雙開間,在右邊的開間是凹入式屋宇入口,估計是戰前建築。他續說,九龍以往盛產麻石,這種麻石屋在九龍村落均可見到。 有屋設懸臂露台 團體:倘在新界或已評級 走出窄巷,有一幢兩層淡白色大屋,黃洪銓稱該屋正面設有懸臂式露台及山形牆裝飾。他解釋,懸臂式露台一定是採用鋼筋混凝土,是當時較西式和新的物料,直至戰後鋼筋混凝土被廣泛使用,人們不再用石頭和青磚建屋。他說,這類設計一開始是在市區流行,後來新界的屋仿效,這樣的屋如在新界很可能已有歷史建築評級。 村內土生土長的李村長表示,在村度過的童年相對簡樸,「都係大家姊帶住細佬妹嗰啲㗎啦」,雖家境普通,較其他小朋友少玩具,但會玩跳飛機、橡皮繩、公仔紙等傳統兒時玩意。 村長不反對發展 盼爭合理賠償 李村長說,現時村內原居民只有他們李氏和紗廠「廣隆安」後人譚氏,村內原先的大宗族已「零零碎碎」,現在大部分都是租客,估計有50 至60 戶。他對拆村雖有不捨,但與其他居民普遍都不反對發展,不少居民希望盡快「上樓」,自己最想為原居民爭取合理賠償。 明報記者 李淑瑤 #### 青磚屋 通過狹窄的小巷走到「廣隆安」染布廠舊址,會看見一間牆身以青磚砌成、麻石為基座的古屋。「香港探古」創辦人黃洪銓估計,當時會選用青磚建屋的人很可能是講究審美的廣府人,背後工序繁複且昂貴。黃稱屋牆上左右一對立體動物灰塑因失修難以考究是什麼動物。 從高空俯視,竹園聯合村落在黃大仙廟宇和林立高樓之間,是其中一條香港市區僅存的寮屋村,佔地0.48公頃,村長稱現約有50至60戶居民。 懸臂露台與山形牆裝飾 這幢兩層淡白色、較西式風格的大屋,黃洪銓稱其懸臂式露台及山形牆裝飾的設計原在市區流行,後來新界的屋仿效,像這樣的屋如在新界很可能已有歷史評級。 金字頂中式屋 兩層高的金字頂中式屋,黃洪銓稱外牆為麻石砌成,掛着瓦片屋頂,右方是凹入式屋宇入口,是古代中式建築特色。 花崗石碾布石 碾布是廣隆安漂染廠染布工序之一,工匠雙手持木棍借力平衡,踏腳在碾布石伸出的兩臂,將布疋鋪在底板上,再把圓木放在碾布石和底板中間作滾軸,工匠左右搖踏以磨壓布疋。操作碾布石屬人力密集的工序,工匠會在旁移動布疋和不時灑水,藉此撫平布疋皺褶,令布更光澤。圖中碾布石以花崗石砌成,另一塊現藏於歷史博物館。 方形水井 染布要大量用水,廣隆安漂染廠的水源來自區內兩口水井,圖左下的方形水井同時為村內的食用井。原居民李先生回憶,以前爺爺會從這裏擔水到菜田耕作,此井收集獅子山和觀音山流下的河水,惜現已不能再用。他稱另一水井在黃大仙文化公園。

一家大小齊開餐 食肆:打風忙過平日

本港今年首個颱風「泰利」襲港,不少打工仔多出一日「打風假」,有人無懼風雨出外消遣,部分住宅區的酒樓少有地在閒日午市都要排隊等位。有遊客因打風行程受影響,但首遇颱風,形容感覺新鮮。 黃大仙的彩雲商場,不少附近屋邨居民趁打風不用上班,在午市時段一家大小到酒樓飲茶,繁忙時段一度要排隊等位,有職員形容「打風仲忙過平日」;快餐店亦多了不少穿拖鞋落街買外賣的居民。 八號風球下的旺角,平日熱鬧的「女人街」,不少攤檔均暫停營業,最熱鬧的是小食店、藥房、戲院及商場食肆,藥房亦人頭湧湧。服裝店仍有營業,惟店員劉小姐指,原本預期派消費券有助生意提升,但八號波下人潮不足平日三分之一。 內地遊客首遇颱風:很新鮮 尖沙咀星光大道狂風夾大雨,卻吸引不少市民及遊客來感受,當中不乏初次親歷颱風。來自湖北的孫小姐與家人遭颱風打亂計劃,心情鬱悶,來到星光大道時卻感到八號風球很震撼,雖然大風吹得難站穩,但一行人卻興奮不已,「我們住在內陸,從沒有見過颱風,感覺很新鮮,能遇到颱風反而有點幸運。」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,周日派發的消費券有助市民延續消費意欲,而颱風天因商場與住宅相連,市民前往商場不受影響,有助社區或屋邨內餐廳、酒樓的生意。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指出,消費券預期可為餐飲業帶來一至兩成增長,不少市民因八號風球未有採購晚餐食材,轉三號風球後相信不少市民會選擇光顧區內大眾化的餐廳或酒樓,有助晚市生意。 大公報記者黃珏強、鄭文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