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代同行

社區‧跨代同行

「我連隔籬屋姓咩都唔知!」

 

香港近幾十年發展雖愈加繁榮,但亦逐漸失落了五、六十年代的「鄰里情」,鄰居無異於陌生人。加上,近數十年家庭結構改變,長者愈來愈少與子孫同住,兩代之間的接觸愈見減少。許多長者回想以前大家庭或街坊間互相關心、同舟共濟,不禁感嘆現在社會的疏離。

 

 

隨著人口老化,到了2064年,長者人口比例將會超過三份一,亦可預見會有更多資源投放在安老及長者服務。在福利政策下,長者長期被標籤成弱勢,需要別人的援助;另一邊廂,青年人成長在物質條件豐富的社會,令年長一輩對他們有誤解,例如認為他們常沉迷電子遊戲、懶惰等。其實會產生這麼多誤解,都是因為知識、相處機會不足,因而只能從傳媒報導、他人口中道聽塗說。

 

 

建立「跨代同行」的社區,真正與雙方交流,彼此更願意敞開心扉、聆聽對方,參與社區,重建失落了的鄰里關係。長遠而言,良好的社區關係能創建社會資本,增加社區的包容、團結、參與,鞏固社交網絡、自助與互助。

 

社區的「跨代同行」方法在世界各地百花齊放,由遊戲到住宿,從教學到陪診,提升兩代人身心健康。按按以下三個泡泡,看看其他國家如何實踐跨代共融。

例子一:荷蘭的跨代屋
荷蘭有一間大學宿舍,同時亦為長者院舍。大學生免費居於宿舍,而每月要服務共居的長者最少30小時。長者在宿舍裡分享他們的故事,更和年輕人一起玩遊戲,令長者減少孤獨感之餘,對年輕人的社交能力、成長亦有幫助。

參考資料

例子二:美國的跨代公園 美國適合任何年齡人士的公園,希望聚集長青。公園對人的身心健康皆有裨益,但由於適合長者的公園不足,而且現今世代兒童愈來愈少參與戶外活動,故設計團隊把適合不同年齡層的人設施設置在同一區域,同時亦有公共空間進行不同跨代活動。跨代公園有助居民同時參與社區活動,從而建立對社區的歸屬感。

參考資料

例子三:日本的「幼老院」

日本有間「幼老院」,顧名思義,就是兒童與長者都同在院舍接受服務。他們稱為「共生型機構」,即不同持分者(幼老院的長者與兒童)互相尊重與了解,並成為社會資源,互相支持。例如,長者會教小朋友在神社參拜,小朋友又與長者聊天。一方面長者藉著相處減少孤獨感、建立對另一世代的「同理心」,另一方面又能藉著互相支持而建立「能力感」。

參考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