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新知

市區寮屋區重建 竹園聯合村率先年內動工 民間團體稱300年歷史

在黃大仙廟宇和高樓之間,其中一條香港市區僅存的寮屋村——竹園聯合村(舊名竹園村),今年下半年起政府展開部分不涉及收地及清理範圍的工程,是3個市區寮屋區中率先動工的重建項目。記者入村了解,有居民今年2月收到政府信件通知最遲2024 年下半年須搬遷。有民間團體稱竹園村在300多年前建立,裏面以青磚和花崗石砌成的瓦片金字頂古屋,形式可追溯至清代。據政府2020 年遞交區議會文件,村內並無獲評級歷史建築。家族五代都住該村的李村長對具歷史價值的家園面臨清拆「都有唔捨得嘅」,但關注是否獲合理賠償。

有居民收通知 明年下半年須搬

發展局回覆本報查詢稱,竹園聯合村的法定改劃程序已完成,今年下半年起分階段展開工程,因應竹園聯合村部分範圍不涉及收地及清理,工程將率先展開。整個項目預計可提供約1500 個公營房屋單位, 2029 年起分階段落成。據了解,若收地工程2024 年如期進行,工程或有望比原計劃快。

局方:先動不涉收地範圍 收地順利或早竣

甫進村子,如進入迷宮,淺窄走廊約只容得下兩個身位,經過一些臨時搭建物後便看見樓高兩層、以青磚砌成的中式古屋。本身是建築師的「香港探古」創辦人黃洪銓表示,竹園村由林氏所建,是清初恢復邊界後在九龍最早返回定居的3條村落之一,目前只剩下衙前圍村及竹園村,林氏祖先在九龍定居時間更可追溯至宋代。

九龍最早3村之一 30年代產絲綢受歡迎

黃說,竹園聯合村曾有「廣隆安」染布廠和曬布場。翻查資料,「廣隆安」早於1930年代已開始經營漂染布疋生意,後人譚氏稱其出產上乘絲綢,廣受本地市場歡迎,有「黃大仙綢」美譽,惟隨着50年代工業機械化,人手工作坊相繼淘汰。

黃洪銓和團體成員與記者走到「廣隆安」染布廠舊址,巷裏現還留有一塊花崗石製成的「碾布石」及幾間相連古屋,其中一間牆身以青磚砌成、麻石為基座,他們估計當時能以青磚蓋屋的人,可能是講究審美的廣府人,因工序繁複,物料亦相對矜貴。他們稱一間青磚屋牆上左右有一對立體動物灰塑,但因失修難以考究是什麼動物。

除青磚屋,也有麻石屋。黃洪銓指着兩所兩層高的金字頂中式屋,稱其外牆均為麻石砌成,可看出左邊一間的瓦片屋頂和其兩開間立面,他說古代中式建築若夠大會建成雙開間,在右邊的開間是凹入式屋宇入口,估計是戰前建築。他續說,九龍以往盛產麻石,這種麻石屋在九龍村落均可見到。

有屋設懸臂露台 團體:倘在新界或已評級

走出窄巷,有一幢兩層淡白色大屋,黃洪銓稱該屋正面設有懸臂式露台及山形牆裝飾。他解釋,懸臂式露台一定是採用鋼筋混凝土,是當時較西式和新的物料,直至戰後鋼筋混凝土被廣泛使用,人們不再用石頭和青磚建屋。他說,這類設計一開始是在市區流行,後來新界的屋仿效,這樣的屋如在新界很可能已有歷史建築評級。

村內土生土長的李村長表示,在村度過的童年相對簡樸,「都係大家姊帶住細佬妹嗰啲㗎啦」,雖家境普通,較其他小朋友少玩具,但會玩跳飛機、橡皮繩、公仔紙等傳統兒時玩意。

村長不反對發展 盼爭合理賠償

李村長說,現時村內原居民只有他們李氏和紗廠「廣隆安」後人譚氏,村內原先的大宗族已「零零碎碎」,現在大部分都是租客,估計有50 至60 戶。他對拆村雖有不捨,但與其他居民普遍都不反對發展,不少居民希望盡快「上樓」,自己最想為原居民爭取合理賠償。 明報記者 李淑瑤

####

青磚屋 通過狹窄的小巷走到「廣隆安」染布廠舊址,會看見一間牆身以青磚砌成、麻石為基座的古屋。「香港探古」創辦人黃洪銓估計,當時會選用青磚建屋的人很可能是講究審美的廣府人,背後工序繁複且昂貴。黃稱屋牆上左右一對立體動物灰塑因失修難以考究是什麼動物。

從高空俯視,竹園聯合村落在黃大仙廟宇和林立高樓之間,是其中一條香港市區僅存的寮屋村,佔地0.48公頃,村長稱現約有50至60戶居民。

懸臂露台與山形牆裝飾 這幢兩層淡白色、較西式風格的大屋,黃洪銓稱其懸臂式露台及山形牆裝飾的設計原在市區流行,後來新界的屋仿效,像這樣的屋如在新界很可能已有歷史評級。

金字頂中式屋 兩層高的金字頂中式屋,黃洪銓稱外牆為麻石砌成,掛着瓦片屋頂,右方是凹入式屋宇入口,是古代中式建築特色。

花崗石碾布石 碾布是廣隆安漂染廠染布工序之一,工匠雙手持木棍借力平衡,踏腳在碾布石伸出的兩臂,將布疋鋪在底板上,再把圓木放在碾布石和底板中間作滾軸,工匠左右搖踏以磨壓布疋。操作碾布石屬人力密集的工序,工匠會在旁移動布疋和不時灑水,藉此撫平布疋皺褶,令布更光澤。圖中碾布石以花崗石砌成,另一塊現藏於歷史博物館。

方形水井 染布要大量用水,廣隆安漂染廠的水源來自區內兩口水井,圖左下的方形水井同時為村內的食用井。原居民李先生回憶,以前爺爺會從這裏擔水到菜田耕作,此井收集獅子山和觀音山流下的河水,惜現已不能再用。他稱另一水井在黃大仙文化公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