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(23日)下午1時許,黃大仙彩虹邨紫薇樓一名姓謝(66歲)老翁,疑因忘帶門匙不得入門,遂攀爬單位氣窗企圖返回單位,惟期間身軀一度被氣窗夾困,有保安員發現後,隨即報案求助。救援人員接報趕至,謝翁已經跌入屋內,消防破門入屋,發現事主昏迷,遂即時把他急送醫院搶救。執法人員正就事故原因及經過展開調查。
港聞
今日(23日)下午1時許,黃大仙彩虹邨紫薇樓一名姓謝(66歲)老翁,疑因忘帶門匙不得入門,遂攀爬單位氣窗企圖返回單位,惟期間身軀一度被氣窗夾困,有保安員發現後,隨即報案求助。救援人員接報趕至,謝翁已經跌入屋內,消防破門入屋,發現事主昏迷,遂即時把他急送醫院搶救。執法人員正就事故原因及經過展開調查。
慈雲山慈正邨發生墮物傷人案。今日(23日)下午3時許,執法部門接報,指慈雲山慈正邨正怡樓有物品從高處墮下,擊中一名姓彭(74歲)老婦,其兒子得悉後,慌忙報案求助。救護員接報趕至,發現事主清醒,頭部受傷流血,經敷治包紥後,再由救護車送院治理。執法人員圍封現場,經初步調查後,相信上址一單位正在進行維修,期間一鑽咀從高處墮下並擊中上址一玻璃上蓋,玻璃碎片擊中行經上址對開的彭婦。案件列「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」,暫未有人被捕。
今日(23日)下午3時許,執法部門接獲慈雲山慈正邨正明樓保安員報案,指上址一個單位傳出異味,懷疑有人發生危險。救援人員接報趕至,破門入屋後發現一名男子倒臥單位,經檢查後證實事主當場死亡。執法人員經初步調查後,初步相信事件沒有可疑,案件暫列「屍體發現」,事主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。
今年上半年,執法部門一共接獲1,579宗電話騙案舉報,對比去年同期的786宗增加1倍,並且仍然有持續上升的趨勢。有見及此,黃大仙區執法部門在本月1日至20日展開代號「光影」的打擊行動,期間偵破42宗發生於全港多區的電話騙案,當中涉及騙款超過560萬港元,並以涉嫌「洗黑錢」、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」及「企圖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」拘捕21男2女 (15至72歲),他們分別報稱倉務員、裝修工人、廚師及退休人士,當中有12人相信是傀儡戶口持有人,7人疑為詐騙電話號碼持有人,3人懷疑負責向受害人收取騙款,全部人已獲准保釋候查;受害者包括20男22女(22至88歲),其中逾半是60歲或以上長者,主要墮入「猜猜我是誰」騙局,損失金額由2,000港元至136萬港元不等。調查人員表示,自實施電話卡實名登記制後,詐騙集團不再能夠以不記名電話卡進行電騙,轉而開始透過盜竊他人身份證,或在網上發出虛假招聘廣告,吸引一些求職者主動聯絡他們,從中套取資料。據悉,騙徒會以聘用求職者為由,要求他們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傳送身份證副本,聲稱用作登記僱傭紀錄,繼而利用相關資料登記電話卡作行騙用途,例如假扮親屬致電受害人,以需要保釋金、財政困難等不同理由索取數萬港元金錢,之後相約到指定地點交收,或直接派人上門收款,甚至指示受害人將款項轉帳到傀儡戶口。人員續指,最近亦出現較新式的電騙手法,其中一個例子是,騙徒會假扮受害人公司的同事,來電要求他向一間虛構公司代買產品及暫時墊支貨款,同時提供銀行戶口號碼供其轉帳。收到匯款後,騙徒隨即失聯,受害人直至查詢真正的公司同事才知道中計。另一個例子,騙徒會假扮受害人的上司,聲稱需要小額金錢應急,要求受害人使用附近的櫃員機轉帳。受害人在櫃員機登入自己的帳戶,再輸入騙徒所指的戶口號碼後,櫃員機會進入輸入轉帳金額的畫面,此時,騙徒會聲稱受害人需要再輸入另一組「34567」的密碼才能轉帳,受害人在半信半疑下依言而行,結果變成匯走相關數值的款項,招致損失。
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早前接獲商標持有人舉報,指有人在網上售賣冒牌月餅。人員經大數據系統偵查及分析後,鎖定多個網上平台帳戶,並喬裝顧客進行試買。經商標持有人協助後,海關於9月14日進行執法行動,搜查旺角一商廈及慈雲山一住宅單位,檢獲49盒懷疑冒牌月餅,市值約16,000港元,並拘捕1男2女(28至41歲),他們已獲准保釋候查。海關指,涉案冒牌月餅涉及「半島酒店迷你奶黃月餅」及「美心流心奶黃2023」兩個品牌,冒牌貨的外觀設計及包裝均與正牌相似,惟部分正貨包裝上的凹凸紋設計,在冒牌貨上以平面印刷,相信市民接觸後會察覺有明顯分別。此外,每盒冒牌貨的最佳食用日期不一,與正貨劃一到期日不符,而冒牌貨上雖然亦有貼上防偽標籤及二維碼,但市民掃描二維碼時會連結至一個偽造網站,版面亦與正版不同,其中一個品牌亦推出官方認證程式,相關冒牌二維碼亦不能通過認證。據了解,兩個品牌的月餅均以原價約七至九折價格出售,但有關貨物品質及食物安全並無保證,海關已將貨品送往政府化驗所安排測試,分析月餅內是否含有有害物質,但初步相信該批月餅流出市面數量並不多,其來源亦有待追查。海關將加強網上及市面巡查執法,打擊售賣冒牌應節食品及物品活動,呼籲市民光顧信譽良好的門市或網店,如有懷疑貨物真偽,應先向商標持有人或代理查詢。
2019年11月12日全港各區多處有人示威堵路,3名香港恒生大學女學生現被指在大老山隧道外參與暴動。案件今天(20日)在西九龍法院(暫代區院)審理。其中一人認罪,獲准保釋至9月29日再提訊。其餘2人則不認罪開始受審,審訊初步預計需時8天。本案3名被告依次為范紫雪(23歲)、杜美宜(23歲)及盧靖婷(21歲),她們共同被控一項暴動罪,指她們於2019年11月12日,在大老山公路(南行)大老山隧道行政大樓外與其他人參與暴動。其中盧靖婷今日認罪。盧承認的案情指,當日早上約6時許,約20人在大老山隧道行政大樓外聚集,之後另有數十人從恒大方向進入收費廣場,有人用棍敲打收費亭的玻璃窗,有人走到行車線堵路,隧道職員遂關閉大部分收費亭,交通癱瘓。同日早上約7時,執法人員到場展開驅散,期間截獲盧靖婷。盧當時穿黑衣,戴口罩和帽,她被制服時不斷掙扎,又踢向執法人員。有人折返試圖營救她,但不成功,結果盧當場被捕。案件編號:DCCC535/2022
黃大仙區執法人員於6至8月期間展開代號「暗谷」的反盜竊行動。人員以雜項盜竊、店舖盜竊、車內盜竊、處理贓物、扒竊等罪行拘捕50人,失物總值約150萬港元。該區執法人員共偵破106宗發生於全港的盜竊相關案,涉及失物包括現金、飾物、手機,健康食品、電器及體育用品等。被捕的42男8女(16至85歲),當中11人為持雙程證人士。據了解,一半涉案人士因一時貪心而順手牽羊,同時當中22男及2女,相信來自不同的犯案集團。執法人員指出,以集團式經營的案件包括在社交平台或網上買賣平台貼文以「搵快錢」招攬成員,在其中一宗案件中,犯罪集團招攬一名體育用品店僱員,該僱員長期在店內偷去貨物,其後將貨物交予骨幹成員再分銷至本地及內地市場,據了解,其中被盜最貴重的體育用品價值5,000港元,其後因公司負責人發現貨量出現大量偏差,加上在閉路電視發現該僱員偷竊行為而揭發案件。另外,犯罪集團會指派成員到不同店舖偷竊,在過往3個月內,人員共偵破52宗店舖盜竊案,被捕3男2女同時涉及全港19宗同類案件,涉及貨物主要為藥品及保健產品。人員調查相信,賊人會將貨物轉售至其他藥房或其他渠道圖利。此外,人員偵破19宗扒竊案拘捕6名持雙程證男子,全部人均為犯案前數天才入境。初步相信犯案集團來自內地,並指派成員來港,以2至3人形式一起犯案。其後會將贓物帶返內地分銷圖利。
執法部門經深入調查後,昨日(18日)及今日(19日)展開代號為「魚躍」行動,瓦解一個跨境釣魚詐騙集團,並且拘捕14人,當中包括集團在香港的骨幹成員,他們懷疑與本地39宗串謀詐騙案及1宗處理贓物案有關,案中涉及金額約102萬港元,單一損失最高一宗被騙去約6萬港元。本年初開始,執法部門留意到有詐騙集團偽冒商業機構短訊,指受害人的會員福利快將到期,要求他們輸入個人資料、信用卡資料和一次性密碼,從而延長會員積分的限期。人員收集情報進行分析,發現集團已經活躍近1年,其內部有明顯分工,上層是柬埔寨主腦,他們建構虛假網站後,再以漁翁撒網的方式,發送短訊或電郵騙取受害人的資料;身處香港的中層成員接收盜用得來的資料後,便會綁定犯案手機,以「搵快錢」方式招攬下線,僱用車手、跑腿,指示他們利用該些手機購買貴價物品,包括手機、名牌手袋、名牌衣物、金器和點數卡等。該些贓物最終會交由任職二手名店的職員,或者二手金舖散貨圖利。調查顯示,集團的車手或跑腿,可以在每件贓物套現後分得15%贓款,餘額便以現金或貨物方式交回中層骨幹成員,後者扣起35%犯罪得益後,改用虛擬貨幣將餘下的50%上繳主腦。集團透過上述方式清洗黑錢,逃避執法部門的追查,受害人直至收到銀行通知,方知信用卡被盜用。人員鎖定集團的本地骨幹後,昨今兩日在大埔、粉嶺、黃大仙及馬鞍山等多處,以涉嫌「串謀詐騙」及「處理贓物」拘捕10男4女(21至33歲),經進一步調查,得悉集團分工比預期中更精細,部分前線車手屬於黑幫成員,他們會利用社團內更低層次的成員持涉案手機購物,或指使債仔用此方式抵債,事成後支付數百港元報酬。另一方面,該些手機綁定的電話卡亦是用社團成員提供的資料作實名認證,藉此逃避偵查。行動中,人員檢獲總值逾78萬港元的證物,包括大量名牌手袋、服裝用品、金器、手機和手提電腦等電子產品。所有被捕人士現正接受扣查,案件仍處於調查階段,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。
67歲男子鄧共平上周一(11日)下午離開其位於黃大仙翠鳳樓的住所後便告失蹤,其家人前日(17日)報案。他身高約1.6米,體重約68公斤,中等身材,方面型,黃皮膚及蓄短黑髮。他最後露面時身穿白色短袖上衣、黑色長褲及白色鞋。任何人如有該失蹤男子的消息或曾見過他,可聯絡執法部門。
昨日(19日)晚上10時57分,有市民途經黃大仙飛鵝山扎山道時,發現一隻赤麂倒臥在一山坡路旁,現場遺下大灘血漬,於是報案。消防及愛協職員接報到場,經檢查後證實赤麂已死去,執法人員通知相關部門到場檢走屍體,經初步調查,相信事件無可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