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蟠苑母親刀傷智障孖仔案 還柙待警進一步調查

黃大仙龍蟠苑龍璣閣母親刀襲智障孖仔案,案中疑因照顧壓力過大而犯案、及後再自殘的母親,被控兩項傷人罪,早前一直留醫缺席應訊,及至今天出院即被囚車送往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,並坐輪椅出庭。控方要求押後案件,待警方進一步調查,包括化驗衣物血跡,署理主任裁判官香淑嫻批准申請,案件押後12月15日再訊,被告保釋申請被拒,辯方保留8日保釋覆核權利,10月27日再作處理。被告簡小娟(53歲),報稱家庭主婦,被控兩項傷人罪,控罪指她於2023年10月3日在龍蟠苑龍璣閣某單位,意圖使柯凱偉及柯凱傑身體受嚴重傷害而非法及惡意傷害上述兩人。法庭記者:蘇芷榆

獅隧沙田入口客貨車翻側 司機獲救後拒送院

沙田發生交通意外。今(19日)早上11時29分,一輛客貨車駛至獅子山隧道沙田入口時,意外失控撞向路旁鐵欄後向右翻側,隧道管理公司職員報案並協助司機離開車廂。救護車接報到場,經檢查後司機拒絕送院,意外原因有待調查。

4童黨涉後樓梯襲擊15歲少女兼拍祼照影片 還柙待警進一步調查

4名15至18歲男女涉於本月3日在一個樓梯間向1名相熟的15歲少女施襲,同場更拍下少女的祼體照和影片。他們今被控以襲擊傷人、製作兒童色情物品等5罪,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,暫毋須答辯,裁判官蘇文龍應控方申請,將案押後至12月14日,以待警方進一步調查,一干被告的保釋申請被拒,還柙候訊。被告依次為16歲姓黎女被告、15歲女被告、18歲朱天樂(任職運輸工)及18歲李謙朗。4人共被控1項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,指他們於今年10月3日於九龍一座大廈的後樓梯襲擊女子X,對她造成身體傷害。黎另與15歲女被告同被控於同日同一大廈樓間製作兒童色情物品,即X的裸露身體照片及影片。黎另被控1項普通襲擊罪,控罪指她同日於彩虹邨紫薇樓地下後樓梯襲擊X。朱則另被控1項管有他人身份證以及1項管有攻擊性武器罪,指他於今年10月17日在荃灣荃德花園D座一個單位,無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,管有3張他人的身份證,並在上址管有一把刀,意圖將其作非法用途使用。法庭記者:廖凱霖

黃大仙24歲女疑遭非禮 65歲男子涉作出不雅行為及非禮被捕

黃大仙發生非禮案。今日(17日)凌晨1時15分,據報一名24歲女子在大成街,懷疑遭一名男子作出不雅行為及非禮。執法人員接報到場,經初步調查,以涉嫌「作出有違公德的行為」及「非禮」拘捕一名姓盧(65歲)男子。

德望學校女生如廁疑被偷拍 易服變態男逃遁

清水灣道直資名校德望學校今日(16日)報案,指早上約9時半有陌生人潛入校園女廁內進行偷拍。據悉,執法人員經初步調查,相信有易服男子戴假髮及打扮成女學生,潛入校園後再進入女廁匿藏,趁女生如廁時伺機偷拍。案件列「窺淫罪」,交由黃大仙區調查部門跟進,暫未有人被捕。消息稱,當時有兩名女生如廁期間,感覺到被人偷拍,於是在廁格外守候。未幾,一名可疑人開門離開該廁格,當場被揭破後,立刻拔足逃離廁所不知所終,兩女生於是通知老師及報案。

再增3男2女染退伍軍人病 今年暫錄103宗

上周日(8日)至上周六(14日)期間,衞生防護中心錄得5宗社區感染的退伍軍人病個案呈報,患者為3男2女,皆有長期病患。衞生署正展開流行病學調查,以找出可能的感染源頭、高風險接觸因素和是否出現群組個案。截至上周六,今年錄得103宗退伍軍人病個案。2022年及2021年分別有80及69宗。5宗個案分別為59歲男病人居於屯門順風圍;41歲男病人居於屯門富泰邨逸泰樓;82歲女病人居於鰂魚涌康怡花園D座;79歲男病人居於灣仔吉安街17號大德樓;及41歲女病人居於慈雲山慈樂邨樂安樓。退伍軍人桿菌可存在於多種環境,尤其適合在攝氏20至45度的溫水生長。男士、50歲以上人士、吸煙人士、酗酒人士和免疫力弱的人士均較易感染退伍軍人病。病人有機會因吸入人工製水系統釋出受污染的水點和霧氣而受感染。在處理花園土壤、堆肥和培養土時亦可能受感染。

黃大仙七旬漢山邊上吊 消防解下證身亡

今日(16日)下午5時許,執法部門接獲報案,指在黃大仙鳳德邨對開鳳美徑一處山邊,發現一名男子用皮帶上吊。消防奉召趕抵現場,立刻將事主解下,惟經檢驗後,證實他已經氣絕身亡。執法部門用黑色膠袋遮蔽事主遺體,並檢走懷疑用於上吊的木櫈及皮帶調查。調查顯示,事主姓陸(70歲),人員於現場沒有檢獲遺書,事主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。

沙田客貨車自炒翻側 司機被困一度昏迷

今日(14日)晚上7時許,一輛客貨車沿沙田紅梅谷路往九龍方向行駛,當駛至近獅子山郊野公園一迴旋處對開,懷疑失控自炒翻側,有途經司機赫見發生意外,隨即協助報案。救援人員接報趕至,迅速救出被困司機,他昏迷由救護車急送醫院治理。執法人員封鎖現場,正就事故原因及經過展開調查。

黃大仙女子墮樓 當場命殞

黃大仙竹園邨橡園樓,今午(14日)12時06分,一名女子由上址高處墮下,倒臥地上重傷。救援人員接報到場,當場證實事主身亡。人員用帳篷遮蓋遺體,正就事主身份及墮樓原因,展開調查。防止自殺求助熱線: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: 2389 2222生命熱線: 2382 0000明愛向晴軒: 18288社會福利署: 2343 2255撒瑪利亞會熱線(多種語言): 2896 0000東華三院芷若園: 18281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: 2466 7350利民會: 3512 2626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「Open 噏」:http://www.openup

社署精神健康中心擬月內增心理學家編制 業界憂聘請有難度

鑽石山荷里活廣場今年6月初發生斬人兇案,惹起全城關注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支援。當局及後公布10項支援措施,當中包括改善社署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服務。據稱社署最快在本月增加精神健康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編制,將現時每個標準規範團隊由0.5名增加至1名。業界歡迎有關安排,但憂慮目前聘請心理學家有難度;亦有意見認為增加編制不足應付需求。 香港心理衛生會總幹事程志剛指,早前接到社署通知本月擬增加臨床心理學家編制,但關注社署亦計劃同時要求中心,增加每月須處理個案數目等。他直言目前聘請臨床心理學家有難度,就算以有關撥款外購私營臨床心理學家服務,惟收費高昂亦難買足夠服務量,希望署方訂立要求時提供彈性。而現時臨床心理學家不僅要親自跟進病人,亦要向社工提供諮詢,故建議增加撥款讓中心外購私營精神科醫生,提供更佳的診症、治療和用藥建議。而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、港大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陳友凱則認為仍遠不足需求。同是委員的社協幹事阮淑茵表示,在現行編制下,部分中心或需共用同一名臨床心理學家、以兼職聘請或額外請人,又指精神健康中心個案數目龐大,難以全數深入長時間輔導,就算增加編制亦是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