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新知

東方民調:鼠蹤處處 專家:放錯用錯誘餌

【本報訊】清潔香港行動於去年8月中展開,政府動用5億元推動「政府打擊衞生黑點計劃」,施政報告訂下績效指標(KPI),目標於今年底前消除至少450個衞生黑點、減少主要鼠患黑點至少一半。港府承認目前滅鼠方式成效不大,會嘗試新方法改善,包括已在後巷擺放大型垃圾桶收集商舖垃圾、食肆廚餘等,杜絕老鼠食物來源,但多區仍鼠蹤處處。而食環署設置的生番薯誘餌亦早已被批評未能吸引老鼠進食,結果令鼠患參考指數的可信性大減。

多區有老鼠成為爆疫溫床。本港自2018年起首次發現人類感染大鼠戊肝,至今錄得19宗,冠絕全球。單是今年上半年已有兩宗個案,其中何文田28歲長期病患男子,沒接觸齧齒動物或鼠隻,以及潛伏期內無外遊,未能確認感染源頭及途徑。另一患者為黃大仙慈正邨32歲長期病患男子,當局到其住所附近環境及新蒲崗工作地點調查,均揭鼠患問題。

鼠患問題多年未解決,申訴專員公署早前批評當局滅鼠方法不彰。今年本報亦多次報道鼠患肆虐,包括大埔超市驚現老鼠搵食;屯門山景邨及美孚荔枝角花園有婦人餵老鼠;瑪嘉烈醫院藥房疑爆鼠患等。去年大埔區不僅出現大鼠戊肝確診個案,大元邨花槽更有群鼠食祭品、在垃圾房覓食、在餐廳大啖自助餐等亂象。

鼠患黑點 清零惹疑

然而,食環署最新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鼠患參考指數,多個地方的指數極低,部分更「清零」,當中包括大埔所有監察點竟然錄得零鼠患,意味整個大埔區一隻老鼠都沒有,指數明顯未能反映實況;而其中一個監察點正正就是區內鼠患黑點。

有蟲害專家直言,老鼠無可能「歸零」,質疑食環署將鼠餌放錯位置,例如周圍環境有食肆廚餘等,都會影響鼠餌對老鼠的吸引力;若鼠餌放於人多車多的環境,亦會嚇走老鼠,使到鼠患參考指數存偏差。

有議員則稱,鼠患等「老大難」問題依舊,批評鼠患參考指數的計算方法一直被質疑存在局限,當局應檢討其有效性及監察地點;而指數只屬參考,必須有其他配套,例如更改鼠餌種類及設餌地點,以進一步處理鼠患。